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筋膜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局部外用药等方式缓解疼痛。该病通常与肌肉劳损、寒冷刺激、免疫异常、感染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期疼痛明显者,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2、肌松药: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可缓解肌肉痉挛。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3、局部外用药: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直接作用于患处。药物经皮吸收可减少全身副作用,适合长期慢性疼痛管理。
4、物理治疗配合:热敷促进药物渗透,低频脉冲电刺激加速炎症消退。每日15-20分钟局部理疗可增强药效,建议在用药后30分钟进行。
5、中药辅助治疗:追风透骨丸、活血止痛胶囊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中药成分通过调节微循环缓解症状,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日进行肩颈腰背拉伸运动。饮食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减少精制糖摄入。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疼痛发作期可尝试侧卧屈膝体位减轻压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