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筋膜炎的用药注意事项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肌肉筋膜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剂、局部外用药等方式缓解症状,用药需注意过敏反应、肝肾功能监测及药物相互作用。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减轻炎症和疼痛。长期使用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胃病患者建议选择肠溶片或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2、肌松剂治疗: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药物能缓解肌肉痉挛。可能出现嗜睡、头晕等副作用,驾驶或高空作业前慎用。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调整剂量。

3、局部外用药:

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剂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皮肤破损处禁用,使用后避免阳光直射。每日涂抹不超过4次,出现皮疹立即停用。

4、辅助用药:

维生素B族、甲钴胺可营养神经,改善局部代谢。需与主药间隔2小时服用,糖尿病患者注意甲钴胺可能影响血糖监测结果。

5、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哺乳期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老年人避免多种药物联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用药期间配合热敷、适度拉伸可增强疗效。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镁元素,控制咖啡因摄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肢体麻木需及时复诊,警惕药物无效可能提示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