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可能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骨骼生长加速、日照不足、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颅骨软化: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婴儿枕骨或顶骨后部出现乒乓球样弹性感。母乳喂养儿需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早产儿剂量加倍。增加三文鱼、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
2、方颅:额骨和顶骨中心增厚形成方形头颅,多见于8-9月龄婴儿。与长期卧位压迫及快速骨生长有关。建议每日俯卧位活动2-3次,每次15分钟,促进头颅正常发育。
3、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呈串珠状突起,可能伴随胸廓畸形。需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增加奶酪、豆腐等高钙食物,配合每日1-2小时户外日照。
4、囟门迟闭:前囟门超过18个月未闭合,反映颅骨骨化延迟。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每周食用动物肝脏2-3次补充维生素A,配合医生指导的维生素D冲击治疗。
5、生长迟缓:身高增长速率低于同龄儿童第3百分位,下肢承重后出现O型腿或X型腿。可能与低磷性佝偻病等遗传代谢病有关。建议进行基因检测,采用维生素D类似物联合磷酸盐补充治疗。
保证每日600ml以上奶制品摄入,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粉。进行适龄的爬行、站立训练促进骨骼发育,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定期监测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30-50ng/ml,冬季日照不足时需加强维生素D补充。出现脊柱侧弯或骨盆变形等严重骨骼畸形时,需骨科评估是否需支具矫正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