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婴儿脂溢性皮炎可通过温水清洁、保湿护理、避免刺激、调整喂养方式、监测皮肤状况等方式护理。
1、温水清洁:使用37℃左右的温水轻柔清洗患处,每日1-2次。选择无香料、无皂基的婴儿专用沐浴露,清洗时用指腹打圈按摩头皮乳痂部位,切勿强行撕剥痂皮。洗后用纯棉毛巾吸干水分,保持皮肤褶皱处干燥。
2、保湿护理:清洗后3分钟内涂抹低敏保湿霜,优先选择含神经酰胺或燕麦成分的乳霜。头皮部位可薄涂矿物油软化痂皮,静置20分钟后用软毛梳清理。每日保湿2-3次,特别注意耳后、颈部等易摩擦部位。
3、避免刺激:穿着100%纯棉衣物,避免羊毛化纤材质摩擦皮肤。洗涤时使用婴幼儿专用洗衣液,漂洗至少两次。修剪婴儿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挠导致继发感染。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
4、调整喂养: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暂停摄入牛奶、鸡蛋等易致敏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添加辅食后避免过早引入海鲜、坚果类食物。每次喂食后及时清洁口周奶渍。
5、监测皮肤:每日观察皮损范围及渗出情况,记录红斑、鳞屑的变化。出现化脓、发热或皮损扩散至躯干时需就医。定期测量体温,注意是否伴随拒奶、哭闹等异常行为,警惕真菌或细菌继发感染。
护理期间保持婴儿睡眠环境通风透气,床品每周高温消毒。哺乳后及时拍嗝减少溢奶,避免奶液刺激面部皮肤。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温和日照时段,每次不超过15分钟。若持续两周未改善或加重,需儿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真菌洗剂或弱效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