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急性胰腺炎可能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药物因素、创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治疗、抗生素应用、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胆石症是常见诱因,结石阻塞胰管导致胰酶异常激活。患者多伴右上腹痛及黄疸,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需优先处理胆道梗阻,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
酒精直接损伤腺泡细胞并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长期饮酒者突发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可放射至背部。治疗需严格戒酒,配合胃肠外营养支持。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11.3mmol/L可引发胰腺微循环障碍。患者常见乳糜血及黄色瘤体征,需采用血浆置换快速降脂,联合非诺贝特等调脂药物。
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可能诱发胰腺损伤。临床表现为用药后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启用乌司他丁抑制胰酶活性。
腹部外伤或ERCP术后可能继发胰腺炎,重症患者易合并胰腺坏死感染。CT显示腹膜后积液需行腹腔灌洗,必要时实施坏死组织清除术。
急性期需绝对禁食至腹痛缓解,恢复期采用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监测血糖水平预防内分泌功能不全,适度有氧运动改善代谢。重症患者建议转入ICU监护,病程中定期复查CT评估胰腺坏死范围,警惕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