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中期术后生存期受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影响,5年生存率约为40%-60%。
胃癌中期通常指II期或III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量直接影响预后。I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70%,III期降至30%-50%。术后病理报告中的TNM分期是评估预后的核心指标。
肠型胃癌预后优于弥漫型,低分化腺癌侵袭性强。HER2阳性患者可联合靶向治疗,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者对免疫治疗敏感。分子分型检测能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根治性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远端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等。R0切除切缘阴性患者预后显著优于R1/R2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术后需结合放化疗,常用方案包括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替吉奥S-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晚期转化治疗。规范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15%-20%。
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CT,定期胃镜监测吻合口。肝转移可通过射频消融处理,腹膜转移需腹腔热灌注化疗。早期发现复发灶可延长生存期。
胃癌术后需坚持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预防倾倒综合征。适量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康复。心理支持可缓解焦虑情绪,定期营养评估能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严格随访计划需持续5年以上,生活方式调整与医学监测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