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怎么区分有哪些症状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的症状可通过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血黑便、腹部肿块等表现进行区分。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遗传因素、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原因引起。

1、上腹隐痛:

早期胃癌常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与进食无明确关联,易被误诊为胃炎。随着肿瘤进展,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夜间加重。建议出现不明原因上腹痛超过两周时进行胃镜检查。

2、食欲减退:

肿瘤生长导致胃容量减少或分泌功能异常,患者出现早饱感、厌食油腻。约60%患者伴随反酸嗳气,部分人会对肉类产生厌恶感。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持续性食欲下降伴体重减轻需警惕。

3、体重下降: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是重要警示信号。肿瘤消耗、进食减少及代谢异常共同导致消瘦,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非刻意减重情况下出现进行性消瘦,应排查消化道恶性肿瘤。

4、呕血黑便:

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呕血或柏油样黑便,出血量较大时伴随心悸、冷汗等休克表现。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任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都需完善胃镜排查。

5、腹部肿块:

中晚期患者可在剑突下触及质硬、不规则的包块,按压无疼痛但位置固定。肿块多由肿瘤增大或淋巴结融合形成,常伴随梗阻症状如呕吐宿食。体检发现上腹肿块需立即进行影像学评估。

胃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和幽门螺杆菌筛查,日常饮食需控制腌制食品摄入量,增加新鲜蔬果比例。规律进食温度适宜的清淡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戒烟限酒。出现持续性消化不良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微创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