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引起。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时,脑动脉壁承受压力增大,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形成微小血栓。控制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药物。

2、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诱发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颈动脉超声可检测斑块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动物内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严重狭窄时需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

3、心脏疾病:

房颤患者左心房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心电图可诊断心律失常,房颤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抗凝,二尖瓣狭窄者可能需要瓣膜置换手术。

4、糖尿病:

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基底膜增厚,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需警惕,通过胰岛素、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控制血糖,定期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

5、吸烟:

尼古丁收缩血管并促进血小板聚集,一氧化碳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吸烟者脑梗塞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立即戒烟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贴片或伐尼克兰可辅助戒烟。

预防脑梗塞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深海鱼和坚果补充ω-3脂肪酸,血压血糖定期监测,已有动脉硬化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复查。突发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应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需在发病4.5小时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