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多发性脑梗塞可通过抗血小板治疗、降压调脂、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多发性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多发性脑梗塞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临床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以预防血栓复发。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重要诱因,患者常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表现。需规律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LDL-C降至1.8mmol/L以下。
针对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早期介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等康复手段。通过器械辅助训练、平衡协调练习、吞咽功能锻炼等方式,促进神经功能代偿和重塑。
对于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可能需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后循环病变可考虑椎动脉血管成形术,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
戒烟限酒,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g,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BMI在18.5-23.9之间。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血脂。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康复期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出现新发症状需立即就诊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