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急性脑梗塞怎么办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急性脑梗塞可通过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急性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原因引起。

1、静脉溶栓治疗:

发病4.5小时内可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该药物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超过时间窗患者需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使用尿激酶或替奈普酶。溶栓后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及出血倾向。

2、血管内介入治疗:

大血管闭塞患者需在6小时内行机械取栓术,包括支架取栓和抽吸导管技术。该治疗可能与心房颤动、颈动脉斑块脱落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等症状。术后需控制血压预防再灌注损伤。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未溶栓患者应尽早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21天后改为单药维持。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选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需持续监测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需<7%。戒烟限酒,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g。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5、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恢复期进行步态训练、作业治疗及言语康复。使用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促进功能重建。

急性期需低脂低盐饮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恢复期进行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每周3-5次。长期监测血脂血糖,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出现新发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建立多学科随访体系,包括神经内科、康复科和营养科联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