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与脑梗塞属于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表述,核心区别在于发病机制描述角度不同。脑梗死强调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结果,脑梗塞侧重血管阻塞的病理过程。
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属于疾病终末状态的病理诊断。脑梗塞更强调血栓或栓塞阻塞脑血管的过程,是描述发病机制的临床术语。两者在影像学表现上均呈现责任血管供血区的低密度灶。
脑梗死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占50%、心源性栓塞占30%或小动脉闭塞占20%引起。脑梗塞特指血管阻塞性病变,不包括低灌注导致的分水岭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两者共同危险因素。
两者症状取决于梗死部位,常见突发偏瘫、失语、面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梗塞若为心源性栓塞所致,可能突发意识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呈阶梯式进展。头颅CT/MRI是鉴别金标准。
急性期4.5小时内可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超过时间窗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脑梗塞合并房颤需华法林抗凝。两者二级预防均需控制血压目标<140/90mmH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
脑梗死面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者预后较差,脑梗塞患者血管再通成功率影响神经功能恢复。两者均可能遗留运动障碍、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预后。
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5g,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出现言语含糊、肢体无力等征兆时立即就医,发病后6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康复期建议进行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等专业康复指导,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