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可以吃哪些海鲜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患者可选择嘌呤含量较低的海鲜,如海参、海蜇皮、鲑鱼,避免高嘌呤的沙丁鱼、凤尾鱼。饮食控制需配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海参:

海参嘌呤含量极低约4mg/100g,富含胶原蛋白且不含胆固醇,适合痛风缓解期食用。建议以葱烧或清炖方式烹饪,每周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需注意市售即食海参可能含钠较高,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水发后自行调味。

2、海蜇皮:

每100克海蜇皮嘌呤含量约9mg,属于低嘌呤海鲜。凉拌海蜇丝可作为开胃菜,但需注意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明矾,食用前需用清水浸泡6小时以上。合并肾病患者需限制摄入量,单次食用不宜超过50克。

3、鲑鱼:

鲑鱼嘌呤含量中等约110mg/100g,急性发作期应避免,缓解期可少量食用。其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建议选择清蒸或水煮方式,每月食用不超过2次,单次摄入量控制在80克以内。

4、风险控制:

需完全避免凤尾鱼嘌呤含量高达363mg/100g、沙丁鱼295mg等高嘌呤海鲜。贝壳类中牡蛎239mg、干贝390mg也属禁忌。加工海鲜制品如鱼丸、蟹柳常含高钠及添加剂,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5、饮食搭配:

食用海鲜时建议搭配碱性食物如黄瓜、芹菜,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同时饮用啤酒或高果糖饮料,酒精会抑制尿酸代谢。每日饮水量需保持2000ml以上,可饮用苏打水调节尿液pH值至6.2-6.9。

痛风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低脂乳制品如脱脂牛奶、无糖酸奶可替代部分海鲜蛋白来源。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关节损伤。急性发作期应立即就医,常用药物包括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等。长期管理需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避免突然受凉或剧烈运动诱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