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与脑血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血管阻塞类型及临床特点上,两者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但存在关键差异。
脑血栓由脑血管内壁粥样斑块破裂后局部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所致,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相关;脑梗塞则泛指脑部血流中断导致的组织坏死,血栓可来源于心脏如房颤形成的栓子脱落或其他部位。
脑血栓属于原位血栓形成,阻塞发生在病变血管的局部;脑梗塞多为栓塞性事件,栓子经血液循环迁移至脑动脉后造成远端堵塞,常见于颈动脉或心源性栓子。
脑血栓起病相对缓慢,症状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阶梯式加重;脑梗塞往往突发且迅速达峰,数秒至分钟内出现偏瘫、失语等严重神经缺损。
CT/MRI显示脑血栓多累及大血管供血区如大脑中动脉,梗死灶与血管分布一致;脑梗塞病灶可能更分散,若为心源性栓塞可见多发性皮层梗死。
脑血栓急性期需溶栓阿替普酶或取栓,长期管理侧重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控制动脉硬化;脑梗塞需根据栓塞来源选择抗凝华法林、利伐沙班或抗血小板治疗,心源性栓塞需处理原发病。
日常需通过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控制基础疾病,监测血压血糖。出现突发面瘫、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发病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的黄金窗口期。康复期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与语言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