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X连锁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有女性杂合子发病、男性半合子发病、女性纯合子致死、男性患者垂直传递、女性患者遗传概率50%等特点。
女性携带一个致病基因即可表现为疾病,临床症状通常较男性患者轻。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正常基因可部分代偿功能缺陷,表现为血磷降低、骨骼畸形程度较轻。女性患者需监测血钙磷水平,必要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及磷酸盐制剂。
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即表现为完全型疾病。临床特征包括严重低磷血症、下肢弯曲畸形、生长迟缓等。治疗需终身使用磷酸盐合剂与骨化三醇,青春期前需密切监测骨骼发育情况。
女性同时遗传父母双方致病基因的情况极为罕见,胚胎期多因严重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流产或死胎。目前医学文献中仅有个别存活病例报道,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极其严重的骨骼畸形与肾功能损害。
男性患者会将致病基因传递给所有女儿而不会传给儿子。其女儿均为杂合子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磷血症。建议男性患者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女儿出生后需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与血磷筛查。
女性患者每次妊娠有50%概率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子女,不论胎儿性别。孕期需加强血磷监测,胎儿期可通过绒毛膜取样或羊水穿刺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评估血磷水平与骨骼发育状况。
对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族,建议所有一级亲属进行基因检测与血磷检查。日常需保证富含磷的食物摄入如鱼类、瘦肉、乳制品,避免高钙饮食干扰磷吸收。适度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注意防晒。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可改善骨骼强度,儿童期应每3-6个月监测身高增长速度与下肢力线。成年患者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出现严重骨骼畸形时需考虑矫正手术,术后仍需持续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