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上的黄垢是什么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上的黄垢通常是牙菌斑或牙结石,主要由食物残渣、细菌和唾液中的矿物质沉积形成。牙垢的形成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唾液成分等因素有关。

1、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黏性薄膜,由细菌、食物残渣和唾液中的蛋白质组成。如果不及时清除,牙菌斑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牙菌斑容易堆积在牙齿表面、牙龈边缘和牙缝中,长期存在可能导致龋齿和牙龈炎。日常刷牙和使用牙线有助于减少牙菌斑的积累。

2、牙结石

牙结石是牙菌斑矿化后的硬质沉积物,通常呈黄色或棕色,多出现在牙齿靠近牙龈的部位。牙结石无法通过普通刷牙清除,需要专业洗牙处理。长期不清理牙结石可能导致牙龈退缩、牙周炎等口腔问题。

3、色素沉积

经常饮用咖啡、茶、红酒等深色饮料,或吸烟、嚼槟榔等习惯,可能导致外源性色素沉积在牙齿表面,形成黄色或褐色污渍。这类黄垢通常可以通过专业洁牙或美白治疗改善。

4、龋齿早期表现

牙齿表面出现的白垩色或淡黄色斑点可能是龋齿的早期表现,随着龋坏加深,颜色会逐渐变为深黄或棕色。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龋洞进一步扩大。

5、氟斑牙

儿童在牙齿发育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可能导致氟斑牙,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黄色或褐色条纹、斑点。氟斑牙属于牙齿发育异常,需要通过专业美白或修复治疗改善外观。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垢形成的关键,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减少吸烟、饮用深色饮料等习惯有助于避免色素沉积。如果牙齿出现异常变色或伴随牙龈出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