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贴

1.55万次浏览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指在三伏天将特定中药贴敷于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症,通过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发挥温阳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

三伏贴的核心原理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理念,利用三伏天气温高、人体阳气旺盛的特点,将辛温类药物贴敷于背俞穴、大椎穴等特定位置。药物成分通常包含白芥子、细辛、甘遂等,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贴敷时间一般选择每伏的第一天,每次持续2-6小时,需根据个体皮肤耐受度调整。

使用三伏贴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灼热感或轻微水疱,这属于正常药物反应。但若出现大面积水疱、剧烈疼痛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孕妇、皮肤溃烂者、发热患者及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使用。贴敷期间需避免冷饮、冷水浴,保持贴敷部位干燥清洁。

三伏贴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慢性病患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体质辨识选择穴位和药物配方。治疗期间应记录皮肤反应和症状变化,定期复诊调整方案。日常可配合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并注意防寒保暖、适度运动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