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孕妇甘胆酸偏高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肝炎、饮食不当、遗传因素、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黄疸,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饮食不当如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胆汁排泄。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胆汁淤积症也可能导致甘胆酸升高。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孕妇甘胆酸偏高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该病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雌激素可抑制肝细胞膜上的胆汁酸转运蛋白,导致胆汁酸排泄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瘙痒多从手掌和脚掌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增加早产、胎儿窘迫等风险。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等药物,同时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可能导致孕妇甘胆酸偏高。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影响胆汁的合成和排泄功能。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这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肝炎类型选择方案,如乙型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监测肝功能。
孕妇长期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甘胆酸偏高。过多摄入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可能影响胆汁酸代谢。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也可能干扰消化系统功能。建议孕妇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油脂摄入。可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部分孕妇甘胆酸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遗传性疾病。这类疾病多由基因突变导致胆汁酸转运或代谢异常引起,可在妊娠期或成年期发病。患者可能有家族史,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黄疸、瘙痒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基因检测,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考来烯胺散等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肝移植。
某些药物如雌激素制剂、避孕药、部分抗生素等可能影响胆汁排泄,导致孕妇甘胆酸偏高。这些药物可能干扰肝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功能,或直接损伤肝细胞。孕妇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甘胆酸水平,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孕妇发现甘胆酸偏高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饮食上选择易消化、低脂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如有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接触可能损害肝脏的物质,如酒精、某些化学物品等。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不要自行用药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