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2874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心理社会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通常没有器质性病变。

1、遗传因素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这可能与某些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对疼痛的感知阈值降低。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诱发因素。

2、胃肠动力异常

胃肠动力紊乱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重要发病机制。胃肠蠕动节律改变可能导致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

3、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感觉神经敏感性增高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对正常胃肠活动的感知增强,轻微的胃肠扩张即可引起明显腹痛。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调节神经敏感性的药物。

4、心理社会因素

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密切相关。长期精神压力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腹痛症状加重。这类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5、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参与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发病。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发腹痛症状。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帮助缓解症状。若腹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警示症状如体重下降、便血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