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式胆结石怎么治疗

2.14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泥沙式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泥沙式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障碍、高胆固醇饮食、细菌感染、胆道蛔虫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避免胆汁淤积。饮水不足可能导致胆汁浓缩,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长期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核心。

2、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溶解胆固醇结石,需连续服用3-6个月。消炎利胆片有助于改善胆汁淤积,缓解右上腹隐痛。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合并胆道感染的情况,能抑制细菌繁殖。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溶解情况。胆绞痛发作时可临时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疼痛。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胆固醇结石,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击碎成微粒。术后需配合熊去氧胆酸辅助排石,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腹痛。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该疗法,肥胖者可能影响碎石效果。碎石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碎石片损伤胆管。

4、ERCP取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直接取出胆总管结石,同时放置鼻胆管引流。术中可能并发胰腺炎或出血,术后需禁食24小时观察。合并胆管狭窄时可同期行乳头肌切开术,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取石后仍有复发可能,需长期控制血脂水平。

5、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合并胆囊炎的患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前需评估肝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保留胆囊的取石术易复发,多发性结石建议直接切除。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高脂饮食应逐步恢复。

泥沙式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空腹状态。建议每半年进行肝胆超声复查,观察结石再生情况。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发热、黄疸或剧烈腹痛时需立即就医,警惕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脂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