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迂曲扩张、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沉重感、皮肤溃疡及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症状。下肢静脉曲张可能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妊娠、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下肢静脉曲张最典型的症状是皮下浅静脉呈蚯蚓状迂曲扩张,常见于小腿内侧或后侧。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或网状静脉显露,随着病情进展,静脉迂曲程度加重,可触及条索状隆起。静脉压力增高可能导致静脉壁弹性减弱,进一步加重扩张。患者应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有助于缓解症状。
长期静脉高压会导致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积在皮下,表现为小腿下1/3处皮肤出现棕褐色色素沉着,多伴有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区域皮肤脆弱,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难以愈合的伤口。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局部微循环。
患者常主诉久站后下肢酸胀、沉重,傍晚加重,抬高肢体可缓解。这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下肢静脉淤血导致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夜间小腿肌肉痉挛。建议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回流,睡眠时垫高下肢,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静脉功能。
晚期患者可在踝部内侧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称为静脉性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有坏死组织,周围伴有色素沉着和皮肤硬化。溃疡形成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有关。治疗需清创后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配合银离子敷料覆盖,同时需严格控制感染,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可触及硬结,皮肤温度升高。血栓可能蔓延至深静脉系统导致肺栓塞。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外涂缓解炎症。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以减少静脉压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帮助血管修复。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压迫腹股沟区,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出现皮肤破溃、发热或突发下肢肿胀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或硬化剂注射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