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宝宝拍嗝的正确方法主要有竖抱拍嗝、坐姿拍嗝、俯卧拍嗝、飞机抱拍嗝、拍背节奏控制等。拍嗝能帮助排出喂奶时吞咽的空气,预防吐奶和胀气。
将宝宝竖直抱起,头部靠在家长肩膀上,一手托住臀部,另一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注意支撑好新生儿头颈部,拍打力度以听到轻微"噗噗"声为宜。每次喂奶后需坚持5-10分钟,若未出嗝可延长至15分钟。此姿势适合0-3个月颈肌未发育完全的婴儿。
让宝宝坐在家长大腿上,身体前倾30度,用前臂支撑其胸腹部,拇指和食指轻托下巴。另一手从腰部向肩胛骨方向螺旋式按摩,配合间歇性拍打。该方法能减少腹部压力,适合容易溢奶的宝宝。注意观察宝宝面色,避免压迫气管。
将宝宝俯卧在家长大腿或床面上,头部略高于胸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掌根在肩胛骨之间做顺时针画圈按摩,每3圈轻拍1次。此体位利用重力辅助排气,对肠绞痛患儿效果显著。需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每次不超过5分钟。
让宝宝腹部朝下横卧在家长前臂,头部略高于臀部呈"飞机"姿势。另一手沿脊柱两侧交替轻拍,重点刺激膈肌位置。这种抱法能缓解肠胀气,适合喂奶后哭闹不安的情况。注意避开肾脏区域,动作需轻柔平稳。
拍打频率建议每分钟40-60次,采用"拍三停一"的节奏,即连续轻拍3次后暂停1秒。拍击部位选择背部左上方,此处靠近胃部贲门。拍嗝时间应安排在喂奶中途和结束后各1次,配方奶喂养需增加至3次。若超过20分钟未出嗝应停止操作。
拍嗝后建议让宝宝保持右侧卧位15分钟,有助于胃排空。日常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选用防胀气奶瓶减少空气吸入。若频繁吐奶、拍嗝无效或出现拒食、哭闹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注意拍嗝巾需选择纯棉材质,避免在宝宝困倦时强行拍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