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幼儿急疹和过敏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幼儿急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后出疹;过敏则是由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的异常反应导致,可能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等症状。
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过敏的病因复杂,可能由食物、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触发,与遗传易感性、环境暴露等因素相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幼儿急疹典型表现为持续3-5天高热,退热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多从躯干向四肢扩散,通常不伴瘙痒。过敏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荨麻疹、局部皮肤红肿、打喷嚏或喘息,皮疹多伴有明显瘙痒,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可能迅速加重。
幼儿急疹皮疹出现后1-3天会自行消退,且终身免疫。过敏症状呈反复性,只要接触过敏原就可能发作,部分患儿可能随年龄增长缓解,但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可能持续存在。
幼儿急疹以对症治疗为主,高热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无须特殊抗病毒治疗。过敏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肾上腺素笔急救。
幼儿急疹并发症少见,少数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急症,长期未控制的过敏还可能进展为慢性湿疹或哮喘。
家长发现幼儿出现皮疹时,应观察是否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等其他症状。急疹患儿需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过敏患儿应记录可疑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若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增强孩子免疫力,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减少过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