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按摩哪个部位

2.98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溃疡患者可通过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等症状。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按摩该穴位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痛、腹胀等症状。可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柔按压3-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需注意按摩力度不宜过大,避免刺激溃疡面。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按摩此穴能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可用拇指垂直按压至有酸胀感,持续2-3分钟后放松。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但急性出血期禁用。

3、内关穴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按摩该穴可止呕降逆,缓解胃溃疡伴随的恶心症状。以拇指掐按至微痛为宜,每次1-2分钟。孕妇及血压异常者慎用。

4、脾俞穴

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此穴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适合餐后腹胀者。建议他人协助用掌根按揉,避免直接按压脊柱。皮肤破损或骨质疏松者不宜操作。

5、梁门穴

梁门穴位于脐上四寸旁开两寸处。按摩该穴可疏调胃气,减轻隐痛不适。用指腹做环形揉动,配合热敷效果更好。若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

胃溃疡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注意餐后1小时内不宜按摩,合并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时禁止穴位刺激。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体重下降,须及时进行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