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孕妇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过敏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过敏药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部分药物存在致畸风险。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过敏症状加重,常见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轻度过敏可优先采取物理缓解措施,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冷敷止痒。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医生可能权衡利弊后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这类药物胎盘透过率较低且无明确致畸报道。但妊娠早期胎儿器官形成阶段仍须严格避免用药,妊娠中晚期也须控制用药剂量与疗程。
部分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抗过敏药可能引起子宫血管收缩,含色甘酸钠的吸入剂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这些药物均属孕妇禁忌。中药类抗过敏制剂如防风通圣丸等,因成分复杂且缺乏妊娠安全性数据,同样不建议孕妇自行服用。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抢救。
孕妇出现过敏症状时应记录发作诱因、频率及持续时间,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水果,如猕猴桃、橙子等,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建议穿着纯棉衣物减少皮肤刺激,沐浴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所有用药方案必须由产科医生与过敏专科医生联合评估后制定,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