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宝宝头上的胎脂可通过温水清洗、植物油软化、轻柔擦拭等方式去除。胎脂是新生儿皮肤表面的油脂性物质,主要由皮脂腺分泌和脱落表皮细胞组成,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堆积过多可能引发不适。
使用37-40摄氏度的温水浸湿棉柔巾或纱布,轻轻擦拭宝宝头皮。水温过高可能损伤皮肤屏障,过低则无法有效软化胎脂。清洗时避开囟门区域,动作需轻柔,每日1-2次即可。若胎脂较薄,温水清洗通常能逐步清除。
将橄榄油或婴儿抚触油涂抹于胎脂处,静置15-20分钟使胎脂软化。选择无香料、无添加的天然植物油,使用前可先在耳后测试是否过敏。软化后用棉签沿毛发生长方向轻拭,顽固胎脂可重复操作2-3次。注意清理残留油脂以防堵塞毛孔。
选用新生儿专用洗发泡沫或胎脂清洁剂,其pH值接近宝宝皮肤酸碱度。清洗时揉出泡沫后敷在胎脂处1-2分钟,再用软毛刷顺毛囊方向轻刷。每周使用不超过3次,避免过度清洁导致头皮干燥。清洗后及时涂抹婴儿润肤乳保湿。
切勿用指甲或硬物刮除胎脂,可能造成头皮损伤甚至感染。若胎脂与头发粘连紧密,应继续用油剂软化而非强行撕扯。合并头皮发红、渗液时需暂停清洁并就医,可能继发脂溢性皮炎或真菌感染。
保持室温24-26摄氏度以减少宝宝出汗,出汗会加重胎脂黏稠度。穿戴纯棉透气帽避免摩擦刺激,哺乳后及时擦净头部奶渍。定期修剪指甲防止宝宝抓挠头皮,发现胎脂部位出现红肿、脱屑需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胎脂清除过程需持续1-2周,家长应保持耐心。日常注意观察宝宝头皮状态,洗澡后及时擦干褶皱部位。若胎脂伴随黄色结痂、异味或扩散至面部,可能提示病理性脂溢性湿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哺乳期母亲适当减少高脂饮食,有助于降低乳汁中油脂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