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小孩脱肛一般不能完全自愈,但轻度脱肛可通过调整排便习惯、改善饮食结构等方式缓解。脱肛可能与长期便秘、腹泻、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轻度脱肛表现为排便时直肠黏膜短暂外翻,便后能自行回纳。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蹲或用力排便。每日可进行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轻柔按摩肛门周围。饮食上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适量补充水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油炸食品摄入。
若脱出物无法自行回纳或伴有出血、疼痛,需立即就医。反复脱肛可能引发黏膜水肿、溃疡甚至坏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采用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治疗,严重者需手术修复。脱肛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高、跳远,可选择散步、游泳等温和运动。家长需每日观察孩子肛门情况,记录脱肛频率和伴随症状,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日常生活中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如厕姿势,使用高度合适的坐便器或脚垫。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局部摩擦。若孩子因疼痛抗拒排便,家长需耐心疏导并寻求医生指导,切勿强行处理脱出组织。定期带孩子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