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PM2.5增加心血管病

5.6万次浏览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大气污染中的PM2.5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PM2.5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加重已有心血管疾病等机制危害心血管健康。

1、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

PM2.5中的有害成分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下降,血管舒张功能受损。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障碍,表现为血压波动增大。对于已有高血压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同时减少雾霾天户外活动。

2、诱发全身炎症反应

PM2.5携带的多环芳烃等物质可激活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因子,通过血液循环引发全身低度炎症状态。这种慢性炎症会加速动脉斑块形成,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出现持续性胸痛时需及时就医,临床可能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炎和抗血小板治疗。

3、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PM2.5中的金属颗粒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时,心绞痛发作频率可能增加。建议遵医嘱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同时通过空气净化设备降低室内PM2.5浓度。

4、影响自主神经调节

PM2.5可通过刺激呼吸道神经末梢,改变自主神经平衡状态,表现为心率变异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这种改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风险上升,原有房颤患者症状可能加重。临床可能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同时建议在雾霾天气避免晨间户外锻炼。

5、加重已有心血管疾病

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PM2.5暴露可导致心肌缺血加重,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需立即就医。稳定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症状,并配备便携式心电图机监测心电变化。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特别关注空气质量指数,PM2.5浓度超过75μg/m³时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符合GB/T 32610-2016标准的防护口罩。室内可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保持每日通风2-3次但避开污染高峰。饮食中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及抗氧化物质丰富的深色蔬菜,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规律进行室内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