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脊髓损伤针灸穴位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精神病针灸治疗方法?

精神病可通过针灸、药物、心理治疗等方式干预。针灸治疗精神病具有一定辅助作用,通常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脑部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常用穴位包括百会、神门、内关等。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针灸可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2、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5-20mg/天、利培酮片1-6mg/天、喹硫平片150-750mg/天。药物可调节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控制幻觉、妄想等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模式,改善情绪管理能力。心理治疗需由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每周1-2次,持续3-6个月。治疗过程中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可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状态。

5、社会支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指责和歧视。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要时可寻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获得专业指导和帮助。

精神病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ω-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深海鱼、坚果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等。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放松身心。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坚持长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有什么?

坐骨神经痛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环跳穴、委中穴、承山穴、阳陵泉穴和昆仑穴。

1、环跳穴:位于臀部外侧,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按摩环跳穴可缓解臀部及下肢疼痛,方法是用拇指或掌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2、委中穴:位于膝盖后侧腘横纹中点。按摩委中穴有助于缓解下肢麻木和疼痛,可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持续2-3分钟,每日2次。

3、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方凹陷处。按摩承山穴可减轻小腿酸胀和疼痛,方法是用拇指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持续3分钟,每日2次。

4、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按摩阳陵泉穴有助于缓解下肢疼痛和僵硬,可用拇指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持续3分钟,每日2次。

5、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后方,跟腱与外踝尖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昆仑穴可缓解足部疼痛和麻木,方法是用拇指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持续2-3分钟,每日2次。

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建议配合适当的运动,如瑜伽中的猫牛式、桥式等,以增强腰背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豆类等,有助于神经修复。日常注意保暖,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坐骨神经痛。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在哪里?

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常选择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等穴位。环跳位于臀部外侧,委中位于膝后横纹中点,承山位于小腿后侧,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昆仑位于足外踝后方。这些穴位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1、环跳:环跳穴位于臀部外侧,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针刺环跳穴可疏通经络、缓解臀部及下肢疼痛。操作时需注意消毒,针刺深度约2-3寸,留针20-30分钟。

2、委中:委中穴位于膝后横纹中点,腘窝中央。针刺委中穴可缓解下肢后侧疼痛、改善血液循环。针刺深度约1-1.5寸,留针15-20分钟,操作时需避开血管和神经。

3、承山: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方凹陷处。针刺承山穴可缓解小腿肌肉紧张、减轻疼痛。针刺深度约1-1.5寸,留针15-20分钟,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中。

4、阳陵泉: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针刺阳陵泉穴可缓解下肢外侧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针刺深度约1-1.5寸,留针15-20分钟,操作时需注意手法轻柔。

5、昆仑: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后方,跟腱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针刺昆仑穴可缓解足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针刺深度约0.5-1寸,留针10-15分钟,操作时需注意避开跟腱。

日常护理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有助于神经修复。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在寒冷季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干预。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抑郁症按哪些穴位?

抑郁症可通过按摩百会穴、内关穴、神门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辅助治疗。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创伤、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按摩百会穴有助于缓解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情绪。

2、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处。按摩内关穴有助于缓解心悸、胸闷、恶心等症状。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调节心脏功能,缓解情绪波动。

3、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按摩神门穴有助于缓解失眠、焦虑、心悸等症状。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镇静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4、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情绪不稳等症状。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疏肝理气,缓解情绪紧张。

5、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处。按摩三阴交穴有助于缓解疲劳、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可调节内分泌,改善情绪状态。

抑郁症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鱼类、坚果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心理疏导和社交支持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面神经炎不针灸能好吗?

面神经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面部功能锻炼等方式改善,针灸并非唯一治疗手段。面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面神经炎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等症状。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每次200mg,每日5次、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每日30-60mg,分次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每日3次。这些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

2、物理治疗: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每日进行15-20分钟的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避免烫伤。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注意保持适当距离。

3、面部功能锻炼:面部肌肉的主动锻炼有助于恢复面部表情功能。每日进行皱眉、鼓腮、吹气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逐渐增加强度和次数。锻炼时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肌肉疲劳。

4、心理疏导:面神经炎患者可能因面部表情异常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心理疏导可与治疗同步进行,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恢复进程。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免疫力。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促进神经修复。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神经的进一步损害。

面神经炎患者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促进神经修复。适当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如皱眉、鼓腮等动作,有助于恢复面部表情功能。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面神经炎患者有望在不针灸的情况下获得良好恢复。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白化病 阴虱病 扭转痉挛 发育不良痣 眶蜂窝织炎 脑室内出血 恶性胸腔积液 风湿性心脏病 颈淋巴结结核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