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狼疮性肾炎复发症状是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中医如何治疗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可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及情志调节等方式治疗。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理表现,中医认为与肝肾阴虚、热毒内蕴、瘀血阻络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个体证型辨证施治。

一、中药汤剂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肝肾阴虚型常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含知母、黄柏、熟地黄等滋阴降火;热毒炽盛型可选犀角地黄汤,配合水牛角、赤芍清热解毒;脾肾阳虚型以真武汤为主,配伍附子、白术温阳利水。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组方,避免自行用药。

二、中成药

雷公藤多苷片可调节免疫反应减轻蛋白尿,但需监测肝功能;黄葵胶囊能清热利湿,改善水肿症状;肾炎康复片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患者,含黄芪、当归等补益成分。使用中成药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与西药免疫抑制剂发生相互作用。

三、针灸疗法

选取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通过毫针刺激调节免疫功能,每周治疗2-3次。艾灸关元、气海穴可温补脾肾,适用于阳虚水肿者。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合并皮肤破损或感染时禁用。

四、饮食调理

阴虚型宜食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忌辛辣燥热食物;湿热型可用赤小豆、薏苡仁煮粥利水渗湿。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合并水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

五、情志调节

通过五音疗法、冥想等方式疏解焦虑情绪,肝郁化火者可配合柴胡疏肝散。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日光暴晒等诱发因素。建议加入患者互助小组,减轻心理压力对病情的影响。

中医治疗狼疮性肾炎强调标本兼顾,急性期需配合糖皮质激素等西医治疗控制病情。日常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指标,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做好防晒措施,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食用山药、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辅助调理。出现严重水肿或血尿加重时须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狼疮性肾炎发病原因?

狼疮性肾炎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等。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表现,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狼疮性肾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与HLA-DR2、HLA-DR3等基因相关。这类患者免疫系统更易出现异常激活,导致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组织。治疗需以免疫抑制剂为主,如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免疫系统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发炎症反应。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需监测补体C3、C4水平。

3、环境因素

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或加重狼疮性肾炎,紫外线可使皮肤细胞DNA变性成为自身抗原。长期接触硅尘、汞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免疫异常。患者应严格防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羟氯喹片调节免疫。

4、药物因素

普鲁卡因胺、肼苯哒嗪等药物可能诱发药物性狼疮,进而损伤肾脏。部分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用药前需评估药物风险,出现异常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

5、感染因素

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慢性感染导致的持续炎症状态也会加速肾脏损伤。治疗需控制感染源,必要时使用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加强免疫调节治疗。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免疫指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日晒,预防感染。病情稳定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狼疮性肾炎是怎么得的?

狼疮性肾炎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诱因、药物因素、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生物靶向治疗、血浆置换、透析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HLA-DR2、HLA-DR3等基因变异,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反应。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家族聚集发病倾向,可能出现蛋白尿、关节疼痛等症状。临床常用他克莫司软胶囊、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

2、免疫异常

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该机制常引发血尿、水肿及高血压,可能与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有关。治疗需联合泼尼松龙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药物调节免疫,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减轻肾脏负担。

3、环境诱因

长期紫外线暴露可能诱发表观遗传学改变,激活自身免疫反应。此类患者常见光敏感皮疹伴肾炎表现,需严格防晒并使用羟氯喹片调节免疫。寒冷刺激、化学污染物接触也可能加重病情,建议穿戴防护用具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

4、药物因素

普鲁卡因胺、肼屈嗪等药物可能诱发药物性狼疮,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停药后多数患者症状缓解,但部分会进展为慢性肾炎。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就医,必要时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

5、感染因素

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交叉免疫反应。患者除肾炎症状外,常伴有持续低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确诊后需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头孢呋辛酯片,同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摄入蛋白质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吸收蛋白。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和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缺血。冬季注意肢体保暖,夏季外出需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和遮阳伞。定期复查尿常规、血沉、补体C3等指标,出现新发水肿或尿泡沫增多应及时肾内科就诊。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狼疮性肾炎病人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狼疮性肾炎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限磷、控钾及避免光敏性食物。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变,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并控制病情进展。

1、低盐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高盐饮食可能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增加肾脏滤过负担。烹饪时可使用香料替代部分盐分,如葱姜蒜、柠檬汁等调味。

2、优质蛋白选择

优先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6-0.8克蛋白质。植物蛋白如大豆制品需适量控制,避免过量摄入加重氮质血症。合并大量蛋白尿时需遵医嘱调整蛋白摄入量。

3、限制高磷食物

减少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等含磷较高食物的摄入。肾功能受损时易出现磷代谢紊乱,高磷血症可能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辅助控制。

4、控制钾摄入

血钾偏高者需限制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蔬果的摄入量。肾功能减退时钾排泄能力下降,易引发高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烹饪时可将蔬菜切块浸泡或焯水以减少钾含量。

5、避免光敏性食物

慎食芹菜、无花果、茴香等含补骨脂素成分的食物,可能加重光过敏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此类食物可能诱发皮疹或病情活动。建议食用前充分清洗或加热处理。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时需同步控制血糖和血压。出现食欲减退或水肿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不可自行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长期服用激素者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狼疮性肾炎需要做透析吗?

狼疮性肾炎是否需要透析需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决定,部分患者可能需短期或长期透析治疗。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理表现,当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或急性肾损伤时,透析成为必要干预手段。若患者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药物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血肌酐持续超过707微摩尔每升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需立即启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此类情况多伴随少尿或无尿、全身水肿、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透析可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代谢废物。

对于尚未达到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若存在可逆性急性肾损伤因素,如狼疮活动性病变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经激素冲击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肾功能可能恢复,此时仅需短期透析过渡。部分患者因合并严重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即使未达终末期肾病标准,也可能需临时透析缓解症状。临床中约20%-30%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最终需长期透析,但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肾功能恶化。

狼疮性肾炎患者应定期监测尿蛋白、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饮水量需根据尿量调整。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压,建议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明显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脏病理活检指导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痤疮 肺鼠疫 喉狭窄 斑色胎儿 急性胃扩张 砷化物中毒 鼻神经胶质瘤 变应性结膜炎 脊髓性肌萎缩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