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疾病可能导致失眠,常见诱因包括疼痛性疾病、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病变、心肺功能障碍及消化系统疾病。失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主要有疼痛干扰、代谢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缺氧刺激、胃肠反流等因素有关。
1. 疼痛性疾病骨关节炎、肿瘤晚期等慢性疼痛疾病常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中断。疼痛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发觉醒,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片等镇痛药物,配合热敷缓解症状。持续性疼痛需治疗原发病,如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骨关节炎。
2. 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代谢亢进出现心悸、盗汗等症状干扰睡眠,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糖尿病夜间低血糖也可引发惊醒,建议睡前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注射液剂量。
3. 神经系统病变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伴随昼夜节律紊乱,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影响睡眠觉醒周期。可联合使用盐酸普拉克索片改善运动症状,褪黑素肠溶片调节生物钟。脑卒中后失眠与病灶部位相关,需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4. 心肺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缺氧诱发频繁觉醒,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可改善通气。心力衰竭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需抬高床头并使用呋塞米片减轻肺淤血,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功能。
5. 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夜间胃酸刺激导致胸痛、呛咳而惊醒,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抑制胃酸。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泻症状可选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蠕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改善菌群失衡。
躯体疾病相关失眠需优先治疗原发病,疼痛控制选择阶梯镇痛方案,代谢性疾病注重指标监测,神经系统病变配合康复训练,心肺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胃肠疾病调整进食习惯。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保持18-24℃室温,选择合适硬度床垫。若调整后仍持续失眠,需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原发性睡眠障碍。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或渐进式肌肉放松,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