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医生查体和影像学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酸胀或轻微疼痛,久坐、弯腰时加重。随着病情进展,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会导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向下传导,常见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背或足底。部分患者伴随患肢麻木、针刺感或肌肉力量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典型体征包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位时伸直膝关节抬腿会出现患肢剧烈疼痛。
医生查体时会评估腰椎活动度、神经反射及肌力情况。影像学检查中,X线片可排除骨折或骨肿瘤,但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核磁共振是诊断金标准,可多平面观察椎间盘形态及神经受压状况。对于存在典型症状但影像学表现不明确者,可能需要结合肌电图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出现持续腰痛伴下肢放射症状时,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提重物等加重腰椎负荷的行为,卧硬板床休息时可于膝下垫软枕缓解神经张力。急性期可通过热敷或冷敷减轻炎症反应,但确诊前不建议自行推拿或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下肢肌力明显下降、会阴部麻木等马尾综合征表现,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神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