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真菌病通常会有耳闷胀感。外耳道真菌病主要由曲霉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耳痒、耳闷胀感、耳痛、耳道分泌物增多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外耳道真菌病引起的耳闷胀感多与真菌团块堵塞耳道有关。真菌在耳道内繁殖可形成团块状分泌物,导致耳道狭窄或堵塞,影响声音传导,从而产生耳闷胀感。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听力轻度下降,耳道分泌物常呈白色、黄色或黑色絮状,伴有特殊霉臭味。耳镜检查可见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覆盖真菌菌丝或分泌物。
少数情况下外耳道真菌病可能不出现明显耳闷胀感。这类患者通常感染较轻,真菌仅附着于耳道浅表,未形成明显团块堵塞。部分免疫力较强的人群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耳痒或干燥脱屑,耳闷胀感不明显。但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向深部发展,后期仍可能出现耳闷症状。
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不洁器具。洗澡时可使用耳塞防止进水,游泳后及时用干净棉签吸干耳道。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治疗期间避免佩戴耳机或助听器,防止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