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补钙仍可能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钙吸收利用率下降、维生素D缺乏、雌激素水平降低、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
1、钙吸收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胃肠功能减退导致钙吸收率降低。建议通过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等钙制剂。
2、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质沉积。日常需保证每日15分钟日照,严重缺乏时可遵医嘱使用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
3、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女性雌激素骤减会加速骨量流失。这种情况需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雌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雌二醇片、替勃龙片、雷洛昔芬片等。
4、遗传因素影响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骨密度天生偏低。这类人群应从青年期开始加强骨量储备,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特立帕肽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建议保持适度负重运动,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酸奶,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