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咽喉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部急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或脓性分泌物,可能伴随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病因与致病菌急性细菌咽喉炎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少数由C组或G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导致。细菌通过飞沫传播侵入咽喉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儿童及青少年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更易感染,春秋季高发。
2、典型症状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且吞咽时加重,常伴38℃以上发热。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能出现黄色或白色脓点。部分患者伴有颌下淋巴结压痛、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腹痛或呕吐。
3、诊断方法临床诊断需结合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快速抗原检测能在10分钟内确认链球菌感染,咽拭子培养是金标准但需24-48小时出结果。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可能增高。需与病毒性咽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
4、药物治疗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胶囊,过敏者可选用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片。发热疼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治疗期间须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不推荐自行使用抗生素。
5、并发症预防未经规范治疗可能引发化脓性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或非化脓性并发症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关节肿痛需及时复诊。
急性细菌咽喉炎患者需注意休息,保持每天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4次有助于缓解咽痛。家庭成员应分餐并做好餐具消毒,患者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痊愈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诱发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