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胸闷、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均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两者合并时症状可能相互重叠或加重。
1、咳嗽早期以晨间咳嗽为主,夜间可能加重,初期多为间歇性,随病情进展可转为持续性。咳嗽与气道炎症刺激、黏液分泌增多有关,痰液常为白色黏液状,合并感染时可能变为黄色脓性。患者应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等刺激因素,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2、咳痰痰量通常较少且黏稠,因支气管黏液腺增生和杯状细胞增多导致分泌物增加。痰液滞留可能引发肺部湿啰音,长期痰液潴留会增加感染风险。患者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稀释痰液,必要时使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促进排痰,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抗生素。
3、活动后气短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爬楼梯或快步行走时呼吸急促,与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相关。肺功能检查可发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患者应进行呼吸肌锻炼如缩唇呼吸,避免剧烈运动,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
4、胸闷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常见于晨起或夜间,与气道痉挛、肺过度充气有关。部分患者伴有哮鸣音,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延长。需注意与心源性胸闷鉴别,可通过茶碱缓释片等支气管扩张剂改善症状,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5、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气道防御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每年急性加重可达2-3次,表现为发热、痰量增多、喘息加重。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急性期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使用镇咳药物抑制排痰反射。
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冷空气刺激。坚持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蛋类,维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出现痰液性质改变或气短加重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