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中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物理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一、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能够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减轻瘙痒和风团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少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适合长期使用。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持续用药数月。部分患者对常规剂量反应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
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对抗组胺药物无效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快速控制症状。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由于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通常建议短期使用并逐渐减量。对于血管性水肿伴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三、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治疗。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来减少症状发作。常用药物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等。使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警惕感染风险。免疫抑制剂通常作为三线治疗方案,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
四、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针对特定炎症因子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奥马珠单抗可特异性结合IgE抗体。这类药物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尤其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生物制剂通常需要皮下注射给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头痛。治疗前需评估患者过敏史和感染风险。
五、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荨麻疹注重辨证施治,常用方剂包括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部分中药具有抗过敏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如黄芩、苦参等。中药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作为辅助治疗,对于急性重症患者仍需结合西药治疗。使用中药时应注意可能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和药物相互作用。
荨麻疹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已知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花粉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调节作息规律,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症状反复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