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与积滞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重点不同。厌食以长期食欲减退、进食量少为特征,积滞则以食物停滞胃肠、腹胀嗳腐为核心表现。
厌食多因脾胃虚弱或情志失调导致消化功能减退,患者表现为对食物缺乏兴趣但无明确腹部不适,体重可能缓慢下降。治疗侧重健脾开胃,常用药物如醒脾养儿颗粒、健胃消食片配合饮食调理,避免强迫进食加重心理负担。积滞常见于暴饮暴食后或胃肠动力障碍,典型症状包括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臭秽,可能伴随呕吐未消化食物。治疗需消食导滞,可选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急性期需短期控制饮食量。
积滞患者腹部触诊多有压痛或硬块,舌苔厚腻,症状具有突发性;厌食患者腹部体征不明显,舌苔多薄白,病程呈渐进性。儿童积滞易伴夜间哭闹、手足心热,成人积滞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厌食在儿童群体常与微量元素缺乏相关,成人则多见于慢性疾病或心理因素。两者均需排除器质性疾病,但积滞更强调消除胃肠积食,厌食需改善整体营养状态。
日常护理中,积滞发作期应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摄入,可饮用山楂麦芽水辅助消食,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厌食患者需建立规律进食习惯,选择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分次少量进食。长期厌食者建议检测锌、铁等微量元素水平,避免过度关注进食量造成心理压力。两类患者均须保持情绪舒畅,积滞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量,厌食改善后仍需持续营养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