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通常建议优先选择核磁检查,急性期需紧急评估时可选择CT。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设备条件等因素。
核磁检查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检出缺血病灶,对微小梗死灶的识别率超过CT。该技术通过检测水分子扩散受限原理,可清晰显示缺血半暗带范围,为溶栓治疗提供精准依据。核磁的多序列联合应用还能鉴别新旧梗死灶,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对后循环梗死诊断价值尤为突出。但检查时间较长,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属于禁忌。
CT检查在超急性期主要用于排除脑出血,发病6小时内部分患者可能尚未出现明显低密度影。但CT灌注成像能快速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造影可直观显示大血管闭塞情况。对于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手术或溶栓决策的患者,CT具有快速便捷的优势,且不受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限制。不过对脑干、小脑等后颅窝病变的显示效果较差,早期梗死灶检出率有限。
脑梗患者检查后需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脑缺氧。日常应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食物,适当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