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晒伤主要表现为红斑、灼热感、脱皮和水疱,严重时可伴随疼痛、肿胀甚至全身症状。晒伤程度可分为轻度晒伤、中度晒伤和重度晒伤,主要与紫外线暴露时间、皮肤类型及防护措施有关。
1、轻度晒伤皮肤出现淡红色斑块,触摸时有轻微发热感,可能伴随瘙痒。通常在阳光照射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内逐渐消退。此时皮肤屏障功能暂时受损,需避免二次暴晒,可用凉水湿敷缓解不适。
2、中度晒伤皮肤呈现鲜红色,有明显灼痛感,局部肿胀,触碰时疼痛加剧。晒后12-24小时症状达到高峰,可能出现细小鳞屑脱落。这种程度的晒伤提示真皮层已受损伤,可能增加色素沉着风险,需加强保湿修复。
3、重度晒伤皮肤呈深红色或紫红色,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破溃后露出糜烂面。常伴随剧烈疼痛、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表明表皮全层坏死,可能继发感染,需警惕中暑或热射病等并发症。
4、特殊部位表现眼睑晒伤会出现红肿、流泪;嘴唇晒伤表现为干裂脱皮;头皮晒伤多发生在发际线处,可能引发毛囊炎。这些部位皮肤较薄,修复能力较差,症状往往更为持久。
5、后期变化晒伤后3-7天可能出现皮肤变黑、脱屑,这是机体修复的表现。部分人会出现网状色素沉着或白斑,通常需要数月才能恢复。反复晒伤会加速皮肤老化,增加皮肤病变风险。
晒伤后应立即避光,用冷毛巾湿敷缓解灼热感,避免摩擦或抓挠皮肤。可外用含芦荟、维生素E的舒缓产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出现水疱破溃、持续发热或意识模糊,须及时就医。日常应选择广谱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配合遮阳帽等物理防护。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有助于皮肤修复,保持充足饮水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