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发作时可通过立即停止活动、呼叫急救、服用急救药物、保持镇静、采取正确体位等方式自救。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骤增等原因引起。
1、停止活动:
立即终止所有体力活动,原地静坐或平卧,减少心脏耗氧量。任何身体活动都可能加重心肌缺血,导致坏死范围扩大。避免自行走动或驾车就医,等待专业救援。
2、呼叫急救: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明确说明疑似心肌梗塞症状。急救系统能提供远程指导并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自行就医可能延误溶栓或介入治疗的最佳时间窗。
3、服用急救药物: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若无禁忌证可咀嚼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盲目服用降压药或镇痛药物。
4、保持镇静:
恐慌情绪会加速心率、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可通过缓慢深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家属应避免围堵患者造成紧张氛围。
5、正确体位:
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避免平躺导致腹腔脏器压迫胸腔。若出现意识丧失,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期需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的强度范围内。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和剧烈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