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后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卫生、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感染、过敏、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
1、保持卫生:月经期间使用卫生巾或卫生棉条可能导致局部不透气,滋生细菌。建议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勤换洗。
2、避免过敏:部分女性对卫生巾、护垫或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过敏。建议更换低敏或无香型卫生用品,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化学成分的护理产品。
3、调整饮食:饮食中摄入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加重瘙痒。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等,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4、药物治疗:外阴瘙痒可能与真菌感染或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灼热感、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可使用克霉唑阴道片500mg,每晚一次、甲硝唑栓500mg,每晚一次等药物治疗。
5、就医检查:若瘙痒持续或伴有异味、异常分泌物,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必要时接受针对性治疗。
日常护理中,建议多喝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