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低可能是由房水循环异常、外伤、炎症反应、视网膜脱离、睫状体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的。眼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视力模糊、眼球凹陷、视神经供血不足等症状,需通过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方式确诊。
1、房水循环异常房水生成减少或排出过多会导致眼压降低。常见于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青光眼术后过度引流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视物模糊,需定期监测眼压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影响房水分泌的药物。
2、眼部外伤眼球穿透伤或钝挫伤可能破坏房水分泌结构,导致眼压骤降。外伤后常伴随眼痛、前房积血等症状,需紧急处理伤口并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前房成形术恢复眼压。
3、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炎症会抑制房水分泌功能。急性期表现为眼红、畏光,慢性炎症可能造成永久性睫状体损伤。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严重时需全身用药。
4、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会影响眼内容积,导致继发性眼压低。患者多有闪光感、视野缺损等前驱症状,需通过巩膜外垫压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复位视网膜。
5、睫状体功能减退老年性退化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可导致睫状体萎缩。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可能伴随调节功能障碍。需治疗原发病,严重者可考虑睫状体缝合术提高眼压。
发现眼压持续低于10mmHg时应尽早就诊,避免长期低眼压导致眼球萎缩。日常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控制全身性疾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视神经状况,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球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适度用眼,避免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可适当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