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肾病科

肾小球肾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4mg严重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小儿尿蛋白高的原因

小儿尿蛋白高可能由剧烈运动、发热、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一、剧烈运动

儿童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尿蛋白升高,属于生理性蛋白尿。运动时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通常休息数小时后尿蛋白可自行恢复正常。家长无需过度紧张,建议避免让孩子在尿检前进行高强度运动,复查尿常规时应选择晨起中段尿。

二、发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能引发热性蛋白尿,与发热时机体代谢产物增加及肾血管收缩有关。这种蛋白尿多为轻度,随着体温下降逐渐消失。家长需注意及时退热并补充水分,若发热消退后尿蛋白持续存在,需考虑病理性因素。

三、肾病综合征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导致持续性蛋白尿的常见病因,可能与免疫调节异常有关,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水肿。需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液检查确诊,常用泼尼松、他克莫司等药物控制病情,严重时需使用环磷酰胺。

四、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表现为血尿伴蛋白尿,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有关。患儿可能出现眼睑浮肿、尿量减少,需检测抗链O抗体确诊,治疗以控制感染、限制盐分摄入为主,必要时使用利尿剂。

五、遗传性肾病

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病可导致进行性蛋白尿,常伴有血尿及听力视力异常,与IV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相关。此类患儿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最终可能需肾脏替代治疗。

发现儿童尿蛋白异常时,家长应记录孩子每日尿量变化,观察有无水肿或排尿异常。饮食上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不过量,推荐鸡蛋、鱼肉等易消化蛋白,限制腌制食品。避免使用可能伤肾的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尿蛋白持续阳性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肾内科就诊,完善尿蛋白电泳、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过度疲劳。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喉肿瘤 IGA肾病 髌骨脱位 耳硬化症 急性疼痛 扭转痉挛 鞘膜积液 出血性肠炎 肠道菌群失调 鄂木斯克出血热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