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手术是通过外科手段解除尿路梗阻、恢复尿液引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皮肾造瘘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肾盂成形术等。
1、经皮肾造瘘术经皮肾造瘘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穿刺肾脏建立临时引流通道的手术。适用于急性肾积水伴感染或肾功能急剧恶化的情况。通过穿刺针将导管置入肾盂,直接引流淤积的尿液,缓解肾盂压力。该手术创伤小且可快速实施,但需定期更换导管并预防感染。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导管脱落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
2、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通过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放置双J管,跨越梗阻部位维持尿流通畅。常用于输尿管结石、肿瘤或狭窄导致的肾积水。支架可留置数周至数月,期间需定期复查避免支架堵塞或移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尿频或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时需调整支架位置。
3、肾盂成形术肾盂成形术通过开放或腹腔镜技术重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适用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者。手术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恢复尿液自然引流。术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2-4周,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尿或再狭窄。该手术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但远期疗效显著。
4、输尿管再植术输尿管再植术针对膀胱输尿管反流或输尿管末端狭窄患者,将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壁并建立抗反流机制。可采用开放手术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完成,术后需留置导尿管和输尿管支架。可能出现尿漏、膀胱痉挛或输尿管新开口狭窄,需通过影像学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
5、肾切除术肾切除术适用于严重肾积水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且对侧肾脏代偿良好的患者。通过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切除无功能肾脏,避免反复感染或高血压风险。术前需严格评估残肾功能,术后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及尿量变化。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肾上腺功能损伤或邻近器官误伤。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饮食需低盐低脂,限制高草酸食物预防结石复发。定期复查超声或CT评估手术效果,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需及时就医。长期随访中需监测肾功能及尿液检查,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记录排尿情况及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