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肾积水手术风险程度与积水原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手术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手术安全性较高。肾积水可能由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超声、核素扫描等评估肾功能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轻度肾积水患儿若肾功能未受损,可能仅需定期复查或微创手术干预。输尿管再植术、肾盂成形术等常见术式在儿童专科医院开展成熟,术中采用精细操作可降低输尿管损伤概率。术后可能出现发热、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但通过预防性抗生素和导尿管护理多可控制。
重度肾积水合并肾功能衰竭时手术风险相对增加,需考虑肾脏瘢痕化程度。双侧肾积水或合并其他畸形患儿,可能需分期手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生理机能未完善,麻醉耐受性较差,需由新生儿外科团队评估手术时机。
术后应保持导尿管通畅,记录每日尿量及颜色变化。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预防感染。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但避免高盐,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肾脏恢复情况。出现呕吐、血尿或切口渗液需及时返院检查。
肾积水造影主要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经皮肾穿刺造影三种方式。
1、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利用肾脏排泄功能使尿路显影的检查方法。该检查可清晰显示肾盂肾盏扩张程度、输尿管走行及梗阻部位,适用于多数肾积水患者的初步评估。检查前需禁食并清洁肠道,对碘过敏或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潮红、恶心等轻微症状,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处理。
2、逆行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需经膀胱镜将导管插入输尿管并注入造影剂,直接显示尿路解剖结构。该方法适用于静脉造影显影不清或存在输尿管下段病变的情况,能精准定位结石、狭窄等梗阻因素。检查过程可能引起尿路黏膜损伤或感染风险,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
3、经皮肾穿刺造影经皮肾穿刺造影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肾盂注入造影剂,适用于严重肾积水或尿路完全梗阻患者。该技术既能明确诊断又可同期留置肾造瘘管引流,但存在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可能。操作前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等。
肾积水患者造影检查后应增加饮水量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排尿情况及有无腰痛发热等症状。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饮食预防结石形成,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血尿、畏寒高热等表现,须立即返院排查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