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搔抓、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光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神经性皮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精神压力、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搔抓反复搔抓会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导致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患者应剪短指甲,夜间可戴棉质手套。冷敷或拍打皮肤可替代搔抓缓解痒感,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外用糖皮质激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适合面部和间擦部位,卤米松乳膏等强效激素用于肥厚性皮损。激素需薄涂于患处,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与保湿剂间隔半小时使用可减少副作用。
3、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瘙痒症状,嗜睡副作用较轻。伴有睡眠障碍者可晚间加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长期用药需监测肝功能,青光眼患者慎用。
4、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顽固性皮损,每周治疗两到三次。治疗前需评估光敏史,治疗期间佩戴防护眼镜。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累积照射次数过多可能增加皮肤癌风险。
5、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打破瘙痒-搔抓恶性循环。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患者感知并控制应激反应。严重心理障碍者需转诊精神科,联合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治疗。
神经性皮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使用无香料润肤霜修复皮肤屏障。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减轻压力,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症状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