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在部分情况下可能自愈,但多数需要医疗干预。腺样体肥大的转归主要与病因、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
儿童期生理性腺样体肥大可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萎缩。腺样体作为免疫器官在幼儿期较为活跃,进入青春期后通常自然退化。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暂时性肿大,在感染控制后可能自行缓解。这类情况多见于3-5岁儿童,表现为轻度打鼾或短暂鼻塞,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往往需要积极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导致的持续炎症刺激,可能造成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过敏体质儿童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时,可能诱发腺样体持续性肿大。这两种情况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反复中耳炎或颌面发育异常,需通过鼻喷激素、抗组胺药物或手术干预。重度肥大导致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通常建议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患儿应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有助于减轻充血。避免接触二手烟及空气污染物,减少呼吸道刺激。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可改善通气,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及血氧变化。若出现持续张口呼吸、听力下降或发育迟缓,须及时至耳鼻喉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