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是8-14岁和15-25岁。
8-14岁是乳牙与恒牙替换期,此时颌骨发育活跃,牙齿移动效率高,可利用生长潜力引导颌骨改建。常见干预手段包括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主要纠正反颌、深覆盖等骨性问题。15-25岁恒牙列完全形成,牙槽骨可塑性仍较好,适合固定托槽或隐形矫治,能高效解决牙列拥挤、龅牙等牙性问题。这两个阶段矫正周期相对较短,效果稳定。
成年人虽也可矫正,但骨代谢减缓后需要更长时间,可能需配合骨皮质切开等辅助手段。存在牙周炎、严重骨开窗等情况时需先控制基础疾病。矫正前需拍摄全景片评估牙根及牙槽骨状态,正畸过程中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龋齿。
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避免啃咬硬物,定期复查调整矫治器。
深覆合牙齿矫正一般需要8000-50000元,具体费用与矫正方式、牙齿畸形程度、所在城市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
金属托槽矫正是较常见的方式,费用通常在8000-20000元。这种矫正器通过金属托槽和弓丝施加力量移动牙齿,适合多数深覆合病例。陶瓷托槽矫正美观性更好,费用在15000-30000元。隐形矫正采用透明牙套,可自行摘戴且不影响外观,费用较高约20000-50000元。舌侧矫正将托槽安装在牙齿内侧,完全隐蔽但操作难度大,费用约30000-50000元。矫正周期通常为1-3年,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器,复诊频率约4-8周一次。一线城市因人力成本和设备投入较高,费用可能比二三线城市高出20%-30%。严重深覆合病例可能需要配合正颌手术,费用会相应增加。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面诊,医生会根据口腔检查、X光片等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矫正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硬黏性食物,按时复诊并配合佩戴保持器。不同矫正方式各有优缺点,可根据预算和美观需求与医生沟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