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喉咙有血可能由牙龈出血、咽喉黏膜损伤、鼻咽部出血、呼吸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牙龈出血牙龈炎或牙周炎可能导致刷牙时牙龈出血,血液可能随唾液流入喉咙。牙龈炎通常与牙菌斑堆积有关,表现为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急性发作期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严重者需接受牙周刮治。维生素C缺乏也可能导致牙龈脆弱出血,可适量补充柑橘类水果。
2、咽喉黏膜损伤夜间打鼾或张口呼吸可能导致咽喉黏膜干燥破裂,晨起刷牙时受刺激出血。这种情况常伴有咽喉异物感,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建议睡前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避免过度用嗓。若反复出血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含片缓解症状,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炎治疗。
3、鼻咽部出血鼻炎或鼻窦炎患者夜间鼻倒流,血液可能蓄积在咽部,晨起随漱口排出。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充血脆性增加,擤鼻涕时易出血。可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轻炎症,鼻出血量大时需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收缩血管。长期反复出血需鼻咽镜排查鼻中隔偏曲或肿瘤。
4、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等疾病可能引发咯血,血液经气管反流至咽喉。这类患者多伴有慢性咳嗽、低热等症状,胸部CT可见肺部病灶。急性发作期需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同时规范抗结核治疗。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的职业人群出现该症状应尽早就医。
5、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可能导致黏膜自发性出血。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皮肤瘀斑、月经量多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异常。确诊后需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严重出血时输注凝血因子。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建议观察出血频率和量,偶发少量血丝可先调整刷牙力度,选择含氟化亚锡的防敏感牙膏。持续一周以上或出血量较大时,需到耳鼻喉科或血液科就诊。检查前24小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日常多饮水保持黏膜湿润,冬季使用围巾防护颈部,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百分之50左右。若同时出现体重下降、持续低热等全身症状,须完善肿瘤标志物筛查。
食用小苏打可以短期偶尔用于刷牙,但不建议长期使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具有一定清洁和美白作用,但可能损伤牙釉质或刺激牙龈。
小苏打颗粒的物理摩擦作用能帮助去除牙齿表面色素沉积,对咖啡、茶渍等外源性着色有一定效果。其弱碱性可中和口腔酸性环境,减少细菌滋生。短期使用可能改善牙齿表观色泽,且成本较低、易于获取。部分牙膏中也会添加少量小苏打作为辅助成分,与氟化物等成分协同作用。
长期直接使用小苏打刷牙可能因颗粒粗糙导致牙釉质磨损,增加牙齿敏感风险。其碱性可能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反复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对于已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或龋齿的人群,使用后可能加重症状。部分人使用后会出现口腔黏膜干燥或灼烧感,儿童及孕妇更需谨慎。
日常口腔清洁建议选择含氟牙膏,其成分经过安全性验证且能有效防龋。若需美白牙齿,可咨询牙医选择专业美白产品或冷光美白等治疗。使用小苏打后出现牙齿酸痛、牙龈出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保持巴氏刷牙法、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是维护牙齿健康的基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