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蛋白质、钠、钾、磷及水分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主要原则包括低蛋白饮食、限盐限钾、控制磷摄入、调整水分平衡及补充适量热量。
1、低蛋白饮食尿毒症患者肾脏排泄功能受损,需减少蛋白质摄入以降低尿素氮生成。建议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瘦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占比过高,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可能加重氮质血症。
2、限盐限钾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高钾血症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需限制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蔬菜可焯水后食用以减少钾含量。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必要时使用降钾树脂。
3、控制磷摄入肾功能衰竭时磷排泄障碍易导致高磷血症,需限制奶制品、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建议配合磷结合剂如碳酸钙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药物使用,同时保持血钙磷乘积在合理范围。
4、水分平衡无尿或少尿患者需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液体摄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透析患者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避免含糖饮料及浓汤,口渴时可含冰块缓解。
5、热量补充充足热量摄入可防止蛋白质分解供能,建议每日35-40千卡/公斤体重。以麦淀粉、藕粉等低蛋白主食替代部分谷物,搭配植物油补充必需脂肪酸。消瘦患者可添加肠内营养粉如瑞代、能全力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尿毒症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根据化验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避免油炸及辛辣刺激。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透析日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以补偿透析丢失的营养素,但须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
尿毒症患者通过肾移植手术通常能获得临床治愈,但需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并定期监测。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摆脱透析依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移植肾来源于活体亲属供肾或脑死亡捐献者,配型成功且术后规范用药的情况下,移植肾存活时间可达10年以上。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同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移植肾失功,主要与慢性排斥反应、原发病复发或药物毒性有关。部分患者因长期免疫抑制可能继发感染、肿瘤或代谢性疾病。若移植肾丧失功能需重新进入透析等待二次移植,此时治愈概率会降低。
肾移植术后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移植肾区域。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药物浓度,出现发热、尿量减少或移植肾区疼痛需立即就医。建议戒烟限酒并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